2023年,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落实推动《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深入实施等有关工作任务,在中国科协及省科协等主管单位的关心指导下,立足科普教育工作本质,充分发挥科普教育阵地作用,为推动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普及和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做出了积极努力和创新探索。现将2023年度科普工作绩效自评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开放天数、接待观众量等基本情况。
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是特色鲜明、体系完备、馆藏内容丰富、教育功能突出的阵地,成为颇具专业特色的文化场所和对外品牌,在面向学生开展专业教学、面向大众普及中医药知识、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023年,博物馆继续免费开放,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累计开放展厅300余天,接待各类团体395个,接待观众总量15080人次,其中未成年人3450人次、本地来访7326人次、境外来访1095人次。在大型纪念日、节假日、主题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10余场次;开展研学活动进校园76场次;组织专题展览、线上展览、专家讲座等活动6场次;开展网络新媒体平台科普宣传活动。
(二)本年度开展科普助力“双减”,主题日、传统节假日期间活动等科普工作情况。
1.科普助力“双减”,开展“研学课程进校园”活动
博物馆组织“研学课程进校园”活动,分别赴吉林省孤儿学校、东师附小净月实验学校等,将“大山楂丸之恋“、“人参护手霜”、“中药药膳月饼”、“中药香囊制作”等博物馆研学经典课程带给了在校的同学们。本年度共开展了科普研学教育活动86场次,惠及学生2600余人次。该活动以实现素质教育为目标,在“双减”背景下开展科学“加法”,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助力“双减”工作的作用,不断增强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我馆7位宣讲教师还被东师附小净月实验学校聘任为“校外辅导员”。
2.引进《丝路遐想——戈沙丝绸之路艺术作品展》特色展览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共建“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是真正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信任理解、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为了更好的宣传这一主题,10月20日,我馆与长春博物馆共同主办“丝路遐想——戈沙丝绸之路艺术作品展”。本次展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为策划理念,以“戈沙笔下的丝路”为角度进行叙事,用他的绘画作品表现丝路主题,向观众展现一幅幅画卷串起的丝路文明。
3.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暨“济世生辉——馆藏文物精品展”开展仪式
为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同时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彰显我馆特色馆藏,举办年度特展“济世生辉——馆藏文物精品展”。本次特展主要集中展示我馆近年征集的精品医药器具,并根据展品实际用途分为药房陈设、诊疗工具、修合工具、储药器具等若干展区,在向参观观众呈现传统的求医问药生活场景的同时,也从多角度彰显传统医药的行业风采。
4.举办“世界传统医药日”开放日活动
10月22日,正值世界传统医药日,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作为学校重要的教学实践基地、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场所,特举办秋季公众开放日活动。接待医药企业、广大校友、社会各界人士进馆参观,并体验“香道体验课程”、“戈沙画展的版画拓印”体验活动。
5.开展传统节假日专题活动
结合中国传统节假日,博物馆相继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围绕端午、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期间,结合节日主题开展手工制作端午香粽、手工制作中药药膳月饼、香道文化课程、中药香囊制作等系列活动,让来馆观众体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同时还开展多项线上、线下主题教育和展览活动。
(三)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1.全国科普日活动
9月,全国科普日主题活动期间,正值长春中医药大学建校六十五周年、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建馆10周年之际,我馆作为学校重要的教学实践基地,展示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场所,举办校庆开放日活动。共接待兄弟院校、广大校友、社会各界人士近4000人次进馆参观,有10组家庭体验药膳月饼的制作,800人体验温阳祛湿香囊的制作。
2.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
5月20-31日即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举办了“2023年中医药文化节暨校园开放日”活动。本次开放日活动,观众免费参观了吉林省中医药博物的各个展厅及“济世生辉·馆藏文物精品展”专题特展;体验了科普课堂——“芦荟胶制作”与“中药香囊制作”,共有300名观众参与到活动之中。开放日当天,我馆共接待近600名观众。此次中医药文化节,是疫情过后我馆久违的开放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并得到一致好评。
(四)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展教资源更新情况等公共科普服务信息等情况。
1.博物馆主流媒体资源。博物馆目前已经开通的媒体矩阵包括:官网主页(https://museum.ccucm.edu.cn/)、微信公众号(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抖音(长春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快手(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微信视频号(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等。在官方平台推送馆讯动态、展览讯息,科普文章等类别文章,做到了内容新颖,科普性强、更新及时。
2.社会媒体报道博物馆新闻。吉林电视台、凤凰网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播放、报道“国宝人参”、“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小药童奇遇记”等我馆相关新闻17条。
(五)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情况
博物馆有自己的大学生志愿者团队,他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参与馆内培训,工作在接待服务、讲解教育、科普活动方面的一线,在学生时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是博物馆高效运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年度有70余位志愿者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共接待观众1.2万余人次,累积服务时长超700小时。博物馆组织志愿者团体开展中国传统节日团建活动3次,新晋志愿者培训活动30余次,为博物馆志愿者队伍保持鲜活动力发挥重要作用。
(六)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1.博物馆科普工作经费由长春中医药大学专项投入。2023年,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专项科普经费10.0万元,用于支持博物馆开展科普资源建设(科普展品、科普作品、科普宣传册及折页等)、科普活动、科普资源等工作。
2.博物馆现有专职人员11人,其中馆长1人,办公室主任1人,专职馆员9人,均为硕士学位;大学生科普志愿者75人。
二、特色工作
(一)强化政治引领,党建工作扎实推进
博物馆按照学校党委关于基层党建工作要点等相关要求,发挥党组织在思政教育和科普工作中的政治力量和战斗堡垒作用。本年度博物馆科普工作围绕提升觉悟、提升技能、服务社会、服务师生四个维度,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积极推进博物馆相关工作。开展博物馆开放日活动,每次开放日均开展适宜季节的科普活动,吸引大批观众来馆参观,为观众开启中医药文化宝库的大门;开展“藏在博物馆里的岁月”讲解大赛,引导大学生发掘博物馆被掩盖的光辉;将博物馆经典巡展“中医体质辨识展”送进社区,为基层百姓送去健康指南盛宴;博物馆经典科普活动走进校园、走进社区等,让民众感受中医之美,中医之奇。
(二)科学研究
2023年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出版书籍2本,获批科研项目2项。
(三)对内科普活动
1.开展主题座谈会、讲座,实践博物育人功能
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定期邀请中医药行业专家、博物馆领域学者举办“讲出文化自信”主题座谈会及专题讲座,浓厚校园学术氛围,促进校内师生人文素养进一步提高,以实际行动将博物育人落到实处,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和好评。
2.办好主题开放日活动,服务校园师生
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将每月的第三周周六定为校园开放日,先后开展了“5·18”国际博物馆日《济世生辉》馆藏文物精品展”、“2023年中医药文化节暨校园开放日”、“新生开放日”、“校庆开放日”、“中药化泥果为馅,药膳月饼过中秋开放日”、“川贝蜂蜜秋梨膏制作体验”等主题开放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文化影响力。
3.举办校园讲解比赛,锻炼志愿者队伍
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定期举办中医药文化主题讲解大赛,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六届。组织校内学生志愿者成立博物馆志愿服务团队“文博学社”,并推荐优秀讲解员参加全国及省内外讲解大赛,获得优异的成绩。
4.加强馆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为提升馆内教师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国家博物馆、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开展调研工作并形成调研报告3篇。参加吉林省、长春市相关部门组织的科普讲解培训会议4次。
(四)对外科普活动
1.加强校际合作,推动对外中医药文化宣传工作
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与长春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合作定期承担海外暑期研习营实践活动、“长春中医药大学国际青年暑期研修营”等,深受广大国际交流生及留学生的喜爱,并已成为品牌特色活动。2023年,俄罗斯中医药短期研修团、发展中国家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病研修班、剑桥医学研究院公司首席执行官、发展中国家中医药研修团、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医科大学团体亦经常来馆进行参观交流,极大的推动了中医药文化在国际友人中的影响力。
同时,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致力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以增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声誉和形象,进而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以此来呼吁国际保护和传承民族医药文化遗产。2023年,我馆通过线上的方式将常设展览包括校史展、北药展、人参展、动物药展、地方医药展、中医药通史展及我是一苗野山参线上图文展等7个展览送到罗马尼亚锡比乌孔子学院,由孔子学院的老师带领学生感受中医药文化,让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孔子学院学生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2.走进中小学,开发中医药科普课程
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坚持多途径、多角度、多方位做好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工作。开发出了“山楂丸之恋”、“五行的奥秘”、“中药的微观世界”、“火与艾灸疗法”、“中药香囊的制作”、“人参护手霜的制作”等中医药科普实践课程。2023年,博物馆将课程送到东北师范大学中信实验学校、吉林省孤儿学校,参与学生1200人次。
3.走进社区,关爱社区老人健康
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积极对接社区,主动服务社会,将博物馆“人参护手霜”、“大山楂丸之恋”等经典活动送进长春市街道、社区。2023年度,博物馆走进长春市内6个街道、社区,服务市民120人次。
(五)博物馆文创工作
博物馆重视文创产品开发,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和深厚的文化资源,按照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开发计划,先后创作开发了馆藏精品图册、大山楂丸资源包、人参护手霜资源包、芦荟胶资源包、博物馆帆布袋、博物馆香囊等产品。产品充分体现博物馆藏品和陈列展览特色,能够深入持久传播博物馆文化。
博物馆有以大学生为主的文创团队及文创商店,商店内售卖博物馆出品的相关文创产品,如博物馆帆布袋、馆藏精品图册、博物馆出品的科普书籍等。
2023年,在首届国家中医药博物馆组织的博物馆文创大赛中,博物馆推荐10个优秀项目参加全国中医药博物馆文博创意设计大赛,其中5组作品已正式入围命题创作环节,并在复赛中取得佳绩。
(六)博物馆基础设施相关情况说明
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其中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长春中医药大学提供了100兆光纤接入,从而使得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的展厅、展馆、办公区和库房等区域都能够享受到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
2.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楼宇文化建设项目顺利开展。博物馆根据校史馆等6个展厅的展览内容,结合个各展厅展览特点,开展了楼宇文化展示改造项目,楼体间、走廊等目之所及的区域内均得到展览内容的提升。
3.恒温恒湿标准化文物库房建设项目顺利完成。标准化文物库房建设项目保障文物安全、优化文物储存环境,进一步提高馆藏文物管理水平。
4.博物馆报告厅升级改造项目招标开工。博物馆报告厅是馆内开展讲座的平台,厅内数字设备均需更新,2023年以提升报告厅内数字设备、维护基础设施为目的,启动了报告厅升级改造项目,并已开始动工,预计2024年初竣工。
三、问题不足
(一)科普工作人员培训不充分,由于科普工作经费有限且日常工作量较大,科普工作人员对外交流学习工作开展较少,以内部业务培训为主。
(二)需要进一步拓宽科普品牌影响,为更多群众提供高质量科普服务,扩大受益群体。
(三)博物馆科普教育工作需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并结合社会需求,依托学校教学、科研等特色优势,积极利用馆藏资源,对社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更好地展示学校办学实力和良好形象。
四、工作建议
(一)希望相关部门加大支持博物馆工作的力度,保障博物馆科普教育工作全面有序开展。
(二)希望相关部门组织高质量馆际交流,提供更多契机加强基地与基地,基地与科技单位的合作交流,联合举办影响范围更广、受益面更大的科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