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医籍时,常见有“㕮咀”一词。如桂枝汤后曰“右五味㕮咀”,乌头汤后曰“乌头五枚㕮咀”。“㕮咀”,《辞源》解释为咀嚼之意,指古代煎煮药物前把药材切碎为末,好像经过咀嚼一样,叫㕮咀。近代一来伤寒注家及多数学者认为,“㕮咀”是古代制药方法,古代铁器稀少,故将药口齿嚼碎,或认为是粉碎、研碎之意等。然《伤寒》桂枝汤原文后可见原文注“生姜(切)、大枣(擘)、桂枝(去皮)、甘草(炙)”,各种药物加工方法一目了然,实在没有必要再强调捣碎、粉碎。
㕮咀,最早在医籍中出现是在《灵枢·寿夭刚柔》篇中,黄帝问伯高怎样施行药熨,伯高回答“用醇酒二十升,蜀椒一升,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㕮咀”看到这里,问题来了,但凡那个年代铁器稀有,药材粉碎用牙,醇酒如何咬碎?蜀椒形似花椒,本身为小颗粒,何必再碎,况且一升的蜀椒……。伯高的回答中“凡”字意思明确,就是这四种皆经“㕮咀”。由此看来,咬碎等意赋予“㕮咀”便更为不妥了。
医圣的故乡,在战国时期冶铁量变已经领跑全国,在汉代,“自天子至于庶人,咸皆带剑”,身居太守的仲景岂能少了金属药臼。所以以铁器或其他金属加工器缺失而言碎药用口,这种理由也是难以接受的。
《说文解字》中无“㕮”而有“哺”,清代训诂学家段玉裁注:“㕮即哺字,古’父’、’甫’通用,后人不知为一字矣”。另段玉裁强调:哺咀盖叠韵字。故《说文解字》解释“哺”字曰:“哺,咀也。”而在咀字下,《说文解字》曰“含味也”。段玉裁注:“含而味之,凡汤、酒、膏、药、旧方皆云㕮咀,㕮咀,嚼尝也。”文字意思来看,㕮咀的词义是嚼和尝,欲尝必嚼,因此嚼尝是尝味的意思。如此释义则众疑皆散,古代医家重视药物四气五味,醇酒、蜀椒、干姜、桂心四药皆㕮咀者,意思为品尝药物鉴别气味。《伤寒论》言㕮咀之方皆在太阳上篇,从桂枝汤起至葛根汤为止,共七方。揣测仲景之意,实则全书方剂皆应㕮咀,其中单言前七方者,乃详前而略后也。《金匮》乌头汤之㕮咀,因乌头为主药,且大毒,以示谨慎之意。
㕮咀一词当以《说文解字》“含味”即尝味之说为合理。宋·唐慎微早有此种看法,“㕮咀二字,唐本注谓商量斟酌,非也;嘉佑复符陶隐居说为细切,亦非也;儒家以谓有含味之意,如人以口齿细啮,并破而不尘,但使含味耳。张仲景方言㕮咀,其义如此”。可惜今天多数学者医家忽略考据,将真义隐去,但人云亦云而已。